“源清流浊”格的鉴定原则及其命理特征

​​“源清流浊”格,也是八字格局论命体系中论述的一种特殊变格。它的核心基础,就是以命理中“用神搭配与运势配合”,进而确定的格局类型;

强调原局用神基础坚实,但后期运势(大运、流年)未能延续帮扶,导致“先成后败、先富后贫”的人生轨迹。

《三命通会》中说:“天干用神,年月通气生旺得助,日时引日主用神无力,或者衰败死绝之地,或者早运吉后运无气,必主晚年孤贫。

赋云:末主孤寒,日时犯衰绝之地。又云:时衰月秀,有始无终。又云:月在旺乡,晚年不足。

诗云:年月生旺日时枯,正旺之间福必殊;儿孙老去皆无力,中末途中一饿夫。”

很显然,这段话论述了源清流浊这一命格的成格条件以及命理特征,其主要内容就是早年吉运,而晚年大多不足。

一、“源清流浊”格的鉴定原则;

1、原局用神基础坚实(源清);

原局需具备清晰、有力的用神系统,具体表现为:

其一、用神透出;

天干透出月令用神(如财、官、食神等核心用神),且位置得当(如月干或时干透出,便于发挥作用);

其二、用神有根;

地支有强根(如丙火日主用神为火,地支有巳、午、寅等火根),或通根多个地支(如丙火通根年支巳、日支午),确保用神力量充足;

其三、用神无严重克泄;

原局无明显忌神(如七杀、伤官)直接克泄用神(如丙火用神不被壬水七杀直接克制),或用神之间无明显矛盾(如食神与偏财无明显冲克)。

2、后期运势未能延续帮扶(流浊);

尽管原局用神坚实,但大运走“忌神运”或“用神衰败运”,导致用神力量被削弱或破坏,具体表现为:

其一、用神遇克泄;

大运透出忌神(如丙火用神遇壬水七杀),或地支冲克用神根(如丙火用神遇亥水冲巳火、子水冲午火);

其二、用神进入衰败地;

大运地支为用神的“死、绝、胎、养”之地(如丙火用神遇戌、亥、子、丑等地支,力量减弱);

其三、喜神受损;

大运透出或地支藏有喜神的克泄之神(如丙火用神喜壬水调候,但大运透出戊土克壬水,导致调候失效)。

3、清浊对比;

源清流浊格的本质是原局清(用神有力)与“后期浊(运势不利)”的对比,以区别于“一清到底”(原局与运势均清)或“源浊流清”(原局浊但后期运势清)的格局:

源清流浊:原局用神坚实(清),后期运势破坏用神(浊);一清到底:原局与运势均无明显忌神,用神始终有力;源浊流清:原局用神被克泄(浊),后期运势帮扶用神(清)。

源清流浊格的核心逻辑是“命好不如运好”,强调运势对命局的决定性影响。即使原局基础好,若后期运势配合不佳,也可能导致人生由盛转衰。

二、“源清流浊”格的喜忌及其行运要求;

“源清流浊”是八字命理中的一种特殊格局,其核心特征是命局根基(源)纯净,但具体表现或流向(流)存在混杂。

此类格局的成败关键在于岁运能否“澄浊求清”,即通过大运的引导,去除浊气,使清气得以彰显。

1、格局喜忌;

其一、“源清流浊”格之喜:

命局中必须有“药神”制衡浊气。例如,伤官为浊时,喜财星化伤生官;财星坏印为浊时,喜比劫制财护印;其他依此类推。

其二、“源清流浊”格之忌:

命局中浊气(某种五行、十神过旺、过多且混杂)无制、无化(如忌神深藏无冲克),或岁运加重浊气(如行运再遇忌神当道)。

2、“源清流浊”格的行运要求;

“源清流浊”格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大运能否“澄浊求清”。行运需满足以下条件:

其一、去病神;

大运需直接制化浊气的根源。例如:若浊气源于财星合绊用神,喜行运冲开合神(如用神被合,遇大运地支相冲)。

若浊气源于忌神猖獗无制(如比劫夺财),喜行运引入制忌之神(如官杀运制比劫)。

其二、护清气;

大运需生扶喜用神,并保障五行流通。喜行运使喜用神得地逢生(如用神为官,喜行财官旺地),并形成连续相生的路径(如财→官→印→身),使能量顺畅灌注于用神。

其三、避清枯;

“澄浊”不等于过度削弱某五行。若大运导致命局过于偏枯(如原局水旺,行运至火土,造成水弱火炎),反而会从“流浊”陷入“清枯”(五行无气),使格局失去活力。

总之,“源清流浊”格虽先天根基良好,但需大运配合方能转化浊气、激发潜力。其人生轨迹往往先抑后扬,大运的“澄浊”之力是决定富贵层次的关键。

“源清流浊”格的鉴定原则及其命理特征

扫一扫手机访问

“源清流浊”格的鉴定原则及其命理特征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