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地支藏干的一些知识

传说,世界最初是混饨的,形质不分,阴阳未定。后来,盘古开天辟地,将世界万事万物分为天地人。天轻清有十干,也叫天元;地重浊有十二支,也叫地元;天与地的位置周正无斜,人存活于天地之间,即地支藏干,也叫人元。

地支藏干的情况主要依据十天干在十二地支所处的长生、临官、墓库的状态。在判断八字强弱、十神多寡的运算以及判断格局的好坏,皆离不开地支藏干,所以在八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,一直是学八字者必须背诵的知识之一。

地支藏干口诀

子宫壬癸在其中,丑癸辛金己土同;

寅宫甲木兼丙戊,卯宫甲乙木相逢;

辰藏乙戊三分癸,巳中庚金丙戊丛;

午宫丙丁火己土;未宫乙己丁共宗;

申位庚金壬水戊,酉宫庚辛金丰隆;

戌宫辛金及丁戊,亥藏壬甲戊真踪。

子为阳水,是阳中藏阴;丑为阴土;寅为阳木;卯为阴木;辰为阳土;巳为阴火,是阴中藏阳;午为阳火,是阳中藏阴;未为阴土;申为阳金;酉为阴金;戌为阳土;亥为阴水,是阴中藏阳。

地支藏干

此顺序一定不能打乱,依照人元司令分野,地支藏干是有规律的,原则上,地支藏干分“余气、中气和本气”。

余气一般是指地支藏干的左边那个字,是上一地支的“本气”五行的延伸,如“丑”之“余气”为癸水,是上一个地支“子”的本气的延伸,也可以理解为是“子”余下的一点气息。

中气一般是指地支藏干的中间那个字,是该地支三合局之五行,如“丑”的中气是辛金,此为“巳、酉、丑”三合局的五行“金”。

本气一般是指地支藏干的右边那个字,是与该地支相同之五行,如“丑”的五行属土,所以“本气”为“己土”。

地支藏干的正确解释

地支藏干的正确解释 

“地支所藏之干”及“地支藏干排列顺序”,是严格按照人元司令分野来确定的。

人元司令分野,是指把每个月份进行了再次细分,这样以来,就更加接近于事实的真相,因为一年中的气候变化,是无级变速的,而古人为了便于归纳和分析,把它分成了4季,12个月,24个节气等,分的越细,就越接近于真实,但也越复杂。

按照《子平真诠》中的十二月人元司令分野,如下:

寅月:立春后戊土7日,丙火7日,甲木16日。

卯月:惊蛰后甲木10日,乙木20日。

辰月:清明后乙木9日,癸水3日,戊土18日。

巳月:立夏后戊土5日,庚金9日,丙火16日。

午月:芒种后丙火10日,己土9日,丁火11日。

未月:小暑后丁火9日,乙木3日,己土18日。

申月:立秋后戊土10日,壬水3日,庚金17日。

酉月:白露后庚金10日,辛金20日。

戌月:寒露后辛金9日,丁火3日,戊土18日。

亥月:立冬后戊土7日,甲木5日,壬水18日。

子月:大雪后壬水10日,癸水20日。

丑月:小寒后癸水9日,辛金3日,己土18日。 

地支藏干的其他重要规律

月与月之间司令的人元是一般是首尾相连的。差别是腊月到正月的过渡是己土过渡到了戊土,是不应该,不明白,搞不清楚的一个疑问。

人元司令分野在八字命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,是确定天干旺衰最权威的依据。比如,日干戊土生于亥月立冬后7日之内,谓之得令,只是稍次于辰、戌、丑、未月,因亥中含藏甲木。

事物发动之前,必有一段启动过程,我们可将余气、中气当成月令本气发动前的启动步骤。一般是说,月令均须由余气、中气先行司令用事数日,然后才由本气正式司令。

以辰、戌、丑、未月而言,有如下规律:

辰月谷雨前,木有余气,谷雨后木气竭、火气生。

未月大暑前,火气旺,大暑后火气退、金气生。

戌月霜降前,金有余气,霜降后金退气、水进气。

丑月大寒前,水有余气,大寒后水退气、木进气。

关于地支藏干的一些知识

扫一扫手机访问

关于地支藏干的一些知识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